登顶任务法是一种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小的子任务,然后逐一完成这些子任务。这类方法可以帮助组织更加有效地完成复杂的项目,并确保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处理。

gaby登顶任务术-登顶任务法

登顶任务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肯定目标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2、 列出所有任务将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列出来,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跟踪进度。

3、 分解任务将大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小的、可管理的任务,以便更好地分配资源和管理时间。

4、 优先级排序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对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

5. 履行任务依照计划履行任务,及时跟进进度,并在必要时调剂计划。

6、 完成任务当所有子任务都完成后,就到达了项目的目标。

通过使用登顶任务法,组织可以更好地控制项目的进程,并确保所有的任务都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处理。这类方法也能够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角色和责任,并提高工作效力。

炉石传说双炎爆冰法卡组推荐

炉石传说中新环境中比较强势的卡组就是冰法,不过冰法大部分都是搭配最新的任务时空之门,而小编今天推荐的这套则是比较复古的炉石传说双炎爆冰法,还没有开出法师任务卡的玩家不妨点进来参考一下吧。

炉石传说双炎爆冰法

前些天看了,payton冰法(卡组详情)登顶的消息,又想重新玩玩冰法,很享受那种控住对面一堆随从斩杀的快感。

试过很多不同版本但一直不得其法,大概从3级开始上上下下打了好几天,终于在今天看到这套Kyoo外服登顶的冰法卡组,终于一波连胜打上了传说。

卡组详情

炉石传说双炎爆冰法

(小编原作者觉得这套卡组便宜,其实挺贵的,末日、雕文、冰箱、炎爆就有8张紫卡了...并且不能替换,会降低卡组强度)

卡组特点是去掉安东尼,带了双炎爆。

理论上分析,是因为大帝退环境,安东尼效率不高,一般刷两个火球浪费一个回合,还不如炎爆直接怼脸来的直接,还可以防止被脏鼠拽出来。缺点是如果10费前被破冰,那双炎爆就没办法打出去,所以卡组带了双护甲来护脸。

实际使用下来,感觉整个卡组流畅了很多,低费法术也不需要留着刷火球,有多余费用就可以打出去。

说下单卡的使用心得

远古雕文相当于一种备牌机制,非常灵活,可为冰法提供缺乏的硬解手段和额外伤害。而且找的牌可以减费,可以为后面的回合抢节奏。

我用下来感觉一般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势,尽量不要赌这张牌找解,优先过牌,因为过了牌可以加大后面再过牌找特定牌的概率,找解的时候也留有备用方案。

有多余费用的时候找一下经常有惊喜,打任务贼可以找反制来反制任务成果,打冰法内战找到第三个冰箱基本就赢了。

找牌的概率论坛有研究贴,引用下,单找羊和冰箱的概率大概是12%,找硬解(羊或陨石)的概率大概是22%,找伤害的概率是50%左右。

冰甲冰箱因为有男仆的原因,在血限不危机的情况下,我会选择优先挂冰箱,这样能更好的触发男仆。

在血限危机的情况下,估算对面伤害不足以破甲,先挂冰甲来挡一轮,不然一旦破冰,冰甲就没用了,就会少一个回合。

一般来说冰甲能为我们多找一个回合,冰箱稳定两个回合,除非已经斩杀,否则第一个炎爆只能在第一个冰箱破前打出来,因为打炎爆的回合没费用挂第二个冰箱。

男仆集站场伤害于一体。使用较为灵活,对快速职业,可以2费丢上去吃伤害,对慢速一般留在手里打直伤或者解关键随从,3费挂冰箱,4费2+2返场,或5费挂奥秘打男仆算是个小配合。

新星暴风雪冰法的核心,对中慢速套牌时,算好回合数,一旦开始冰系法术控场,就要连续控制,直到被破冰回合数足够斩杀对面。

具体使用比较灵活。一般来说优先使用费用高的,但在有呼啦的情况下,可以先新星控场接呼啦清场。或者对面已经铺满场,新星冻住对面基本只能空过。

呼啦在对抗打脸职业时,下红龙喷自己之前,先用呼啦清场。

对慢速职业的一些必须清掉的随从,可以用呼啦清掉,不浪费能打脸的直伤。

血法基本用来丢上去过牌,或者配合AOE清场,打直伤的时候,多一点伤害附带过牌也不错。

在开始AOE控场之前,可以提前丢上去,对面如果不解,就可以多A一点伤害。

然后是战绩

炉石传说双炎爆冰法战绩

因为之前最后40把左右才开始用这个卡组,所以对阵胜率可能不太能说明问题

留牌方面秘法学家必留

对快速套牌末日必留,在有站场生物前提下可留寒冰箭。

对中速套牌末日必留,在有秘法学家时可留苦痛。

对慢速套牌苦痛或者奥术智慧都可以留。

对阵方面

任务贼优势对局,开始不会打,输了不少这个对局。 前期尽量站场打脸,生物全打脸不解他任何怪,对面要做任务的怪也不会留在场上给你解,任务完成前一回合,清一波场,他任务完成后,开始冰系法术控场打伤害,基本法术控3-4回合,冰甲冰箱苟2-3回合,怎么都打死了。 对于标准的5血随从,暴风雪+呼啦可以完全清掉,可以多为我们争取一个回合。 红龙在这个对局一般没用。

奇迹贼大优对局, 这个版本奇迹贼没什么直伤,冰系法术控住,贼基本上打不出什么伤害,贼的加基森在冰系法术充裕的情况下,可以控住不解,留着他会自己疲劳死。。。基本只输一手开局刷大范。

战士

任务战优势对局,换了这个套牌,没输过任务战,双盾格,双铸甲师的版本,最多也就刷个20多点甲,铸甲师用末日,冰箭或者男仆解掉,呼啦也可以考虑,兽人铸甲师用末日或者AOE清掉。 仅红龙在手的时候别丢末日就行了。打下来伤害很充足。

海盗战大劣对局,如何度过前5费是关键,尽量少吃伤害,前期一定要留伤害解暴乱狂,中期的588蛇也很吓人。关键时刻冻住对面脸可能可以抢一个回合,因为战士还会加血。基本上不考虑红龙吹对面抢血,赢得局面一般是耗光对面手牌,清光对面场,红龙吹自己。

猎人

中速猎均势对局,跟打海盗战类似,少吃伤害,但猎人比海盗战low很多,直伤基本只有射箭和杀戮。中期的犀牛对我们是很大的威胁,留一个火球来解。猎人的588蛇并不可怕,如果我们冰系法术多,很可能坑死他自己。

跟打海盗战不同,中期如果自己吃的伤害不多,是有可能反抢对面的。

骑士

奶骑大劣对局,算下来奶骑的血量大概在20+8+4+4+4+4+8+30=72,我们的伤害满打满算10+10+6+6+3+3+3+3+15=59,红龙一般留在对方喝热水之后。因为赢得不多,也没太多心得,赢一手对面没摸到奶。只能快速过牌尽全力打伤害了。.。

法师

冰法均势对局,打的不多,感觉过牌量是关键。一般先喷红龙的有优势,所以红龙前一回合压末日是不错的选择。尽量低血量破冰,雕文能找到第三个冰箱就很有优势,一般胜负只在一回合之间。

其他

其他职业感觉都是优势,基本都是铺场打脸,我们AOE多,他铺不起来也打不到脸。。

“爬”黄山

1、1921年,英国登山队(队长克·哈瓦德巴里)首次从我国西藏境内攀登珠峰,他们没有越过北坳顶部,自己宣称到达的高度是6,985米,由于没有成功,他们宣布这是一次侦察登山活动。

2、1922年,英国第二支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吉·布鲁斯),仍取我国西藏境内的北坡路线,他们越过了北坳,但在到达8,225米的高度时,因死亡七人而告失败。

3、1924年,英国第三支珠峰登山队(队长弗·诺顿),仍从珠峰北坡我国境内登山,当诺顿等人到达北坡“第二台阶”下边的8,572米附近时,因氧气不足而被迫下山,队员玛洛里和阿宾坚持继续前进,一去未返。

4、1933年,英国登山队,由十六人组成(队长赫·卢托列吉),仍使用我国西藏境内北坡路线,但也失败了,该队队员温·哈利斯和威格尔两人到达海拔8,570米的高度时,发现了1924年英国珠峰登山队队员玛洛里的冰镐,证实了玛洛里等二人死在这个高度附近。

5、1934年,英国人米·威尔逊使用轻型飞机进行单独登山,结果飞机损坏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轻伤,后来他又雇用当地一些舍尔巴族人协助登山,但在一场风暴之后,他被冻死在东俄布冰川上。

6、1935年,英国珠峰登山队,由七人组成(队长伊·希普顿),只侦察到我国西藏境内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7、1936年,英国珠峰登山队,由十人组成(队长赫·卢托列吉),到达海拔7,007米的北坳顶部后而返[注北坳顶部过去用7,007米,1975年中国登山队经过实地测量计算出确切高度是7,050米]。

8、1938年,英国珠峰登山队,由七人组成(队长葛·狄尔曼),仍从我国境内的北坡登山,在到达海拔8,29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败。

9、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动,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雇用当地一些山地居民当搬运工,仍走北坡我国境内,未超过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后也失败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动都是从我国境内的西藏地区进行的,均未成功。

1950年以后,我西藏地区获得解放,地处西南边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许外国登山队任意进行登山活动。从此,外国登山队便改由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

10、1950年,由美国人克·修斯顿等人组成的登山队,从尼泊尔境内南坡首次对珠峰进行试登,只到达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区附近,便返回来了。

11、1950年,英国登山队,由五人组成(队长葛·狄尔曼),事先声称是一支从南坡攀登珠峰的侦查队,在到达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后返回。

12、1951年,英国登山队,由伊·希普顿任队长,全队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达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3、1951年,一个叫克·贝加·拉尔逊的丹麦人,非法偷偷越境进入我西藏地区。拟从北坡攀登珠峰,但他连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没有越过就失败了。

14、1952年5月,由队长勒·狄特玛尔率领的十人瑞士登山队,从南坡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队员勒·兰比尔和他们雇用的搬运工尼泊尔人藤辛,到达海拔8,540米的高度后,因天气变坏而告失败,但他们却开创了一条从珠峰南坡通向顶峰的路线。

1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领的瑞士登山队,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马拉雅山的雨季之后,从南坡攀登珠峰,队员勒·兰比尔是同年春季瑞士队的参加者。队员恩·吉连富尔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尔人藤辛两人到达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于天气变坏而失败。

16、1953年,英国登山队在队长约·汉特领导下(由十人组成),有两名队员登上了珠峰顶峰。登上顶峰的队员是依·希拉里(新西兰人)和藤辛·诺尔盖(即1952年春、秋两季随瑞士登山队两度登上八千米的那个尼泊尔人)。队员埃文斯和布尔吉朗到达了8,720米的高度。英国人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17、1956年,瑞士登山队(队长阿尔贝尔·埃格尔)由五人组成,队员埃·施米特,尤·玛尔米特,阿·列伊斯,格·贡钦,在大批尼泊尔搬运工人和向导人员的支援下,于5月23日,先后分两个结组登上了珠峰。他们使用的路线,是1952年由瑞士运动员所打通后来为英国队首先通过并取得成功的路线。即从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达珠峰与其姊妹峰洛泽峰(海拔8,501米)之间的山坳(通称南坳),然后沿东南山脊登顶。所用珠峰标高是8,848米。

1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总指挥韩复东,队长史占春),在突击组长王富洲的率领下,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在当时国际帝修反的一片反华叫嚣声中,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功修背信弃义单方面退出中苏两国登山运动员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动的时候,我国登山运动员这次从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吓不倒压不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这次登山战斗中,中国登山队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顶队员外尚有十三名队员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1960年5月,当中国登山队正在从北坡向珠穆朗玛峰突击时,一支由印军少校吉·辛格率领的印度登山队也在从珠峰南坡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当他们到达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时,宣布由于风大无法前进,而放弃了这次登顶活动。

2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队,在队长——印军陆军中校捷·狄阿斯率领下,再次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为怕大风而宣告失败,队员中有两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21、1963年,美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恩·狄林法斯),采取从尼泊尔境内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顶的路线取得成功。美国队先后相隔二十一天进行了两次突击,第一次5月1日有两人登上顶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两次共上去六人,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个登山队。

22、1965年,印度登山队(队长是印海军少校穆·郭利)于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后共四个梯组从南坡尼泊尔境内登上珠峰顶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队的正副队长和队员,全部是从印度现役军人中选拔的,所用路线是过去英、瑞等队使用过的老路线。

23、1969年春,日本登山队从珠峰南坡首次进行试探性登山,在登达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区之后,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气象观测人员,他们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对气象、冰川等作了较长时间观测,为1970年日本队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24、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队(队长藤田佳宏),企图在当年春天登山侦察的基础上,争取从南坡拿下珠峰,但他们在到达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后,宣布“完成了秋季登山侦察任务”而返。

25、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队,在七十岁的老队长松方三郎率领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虽然参加了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动中的全部时间是在大本营渡过的,既未参加适应性行军,也未参加登顶活动。他的参加说明日本登山界对这次活动很重视),分两组对珠峰进行突击

一组从珠峰正南面沿一条长达八百米的很陡峭的岩壁(也称岩石墙)直插珠峰顶峰,这是日本人自己选择的一条比较难攀的路线,因为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敢于进行“技术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岩壁,这是过去别国登山队没有搞过的。另一组仍然是选择的传统老路线,也就是从南坡经南坳沿东南山脊登顶的路线。

日本队之所以兵分两路,而且敢于向珠峰南坡正面的岩壁挑战,这是与当时的世界登山趋势分不开的。因为从南坡沿传统路线登顶,走别人走过的道路,对正在快速发展中的高山登山运动已无太大意义。日本队的南山坡正面登顶路线,按预计方案上升了大约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败,最后只得全力依靠第二组的传统路线。

1970年5月11日、12日,该队先后分两个梯组共四人从传统路线登顶成功,登顶队员是松浦辉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尔籍的搬运工人乔塔里。

26、1971年春,由欧洲英、法、意、奥、瑞士和印度等十一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联合组成的“国际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在队长、瑞士登山运动员恩·基连富尔特的率领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线登顶(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国登山队的路线)。由于一开始步调就不一致,内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队员胡古纳遇雪崩死亡后,宣告失败。

27、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费尔率领的欧洲八个国家(英、法、意、奥、西德、瑞士等国)登山运动员组成的“欧洲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沿传统路线从南坡登顶,在到达海拔8,20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败。

28、1972年秋(9-11月),英国军事登山队(队长博宁顿),沿南坡传统路线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击营地之后,由于气候变坏被迫宣告失败。

29、1973年春(2-5月)意大利军事登山队,在意大利军事登山学校校长基多·蒙齐诺的率领下,组成一支包括意大利陆、海、空军,警察部队,海关人员,医务、气象和其他军事科学工作人员的大型珠穆朗玛峰登山队,于当年5月5日和5月7日两次,每次一个结组(四人), 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顶峰。全队中意大利军人有六十人左右,是至目前为止的外国登山队中,到尼泊尔登山人数最多的一次。他们雇用了三百多名尼泊尔搬运工人和向导,动员了各种运输工具,包括军用直升飞机和坡地牵引车等现代化山地运输工具。

意大利军事登山队的登顶路线,原来也是两个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国队用过的路线)登顶,一个是备用方案,即沿比较保险的,东南山脊传统路线登顶。结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后还是采用备用方案登上了顶峰。

30、1973年秋,日本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水野祥太郎),从当年8月间进入珠峰,原企图从1970年日本队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线登顶,事先曾想方设法改进了装备,如适合于海拔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装备,但仍未能越过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那一条大岩壁,结果被迫采用备用方案,沿东南山脊经南坳的传统路线登顶。两名队员,石黑久和加藤保男,于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顶峰。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顶成功。

31、1974年春,西班牙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洛伦特·苏加萨,生理学家),由十六人组成,使用南坡传统路线,在5月19日突击队员到达第6号营地(8,600米)时,由于强烈大风使他们不能前进而宣告失败,当时距离珠峰顶峰只有350米。

32、1974年秋,由法国著名的登山滑雪运动城——沙莫尼市(阿尔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长德渥阿松担任队长的法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由十名法国人组成,雇用390名尼泊尔搬运工人和向导,选定1963年美国登山队沿西南山脊的路线登顶。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试验人体在高空的生理变化,他们专为每个登顶队员制作了遥控心电图装置,准备对运动员从山下到顶峰的全部心电图作一次系统的观测。但是在9月19日夜间,发生在海拔6,400~6,900米附近的一次较大的雪崩,使队长和五名尼泊尔搬运工人死亡,全队的登山活动因此而宣告失败。

33、1975年春,一支由十五名日本妇女组成的日本女子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记者陪同,于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营。副队长田部井淳子(36岁)于1975年5月16日中午当地时间12时30分同尼泊尔向导安则林(27岁)一起,沿南坡传统路线登上了珠峰顶峰,共停留25分钟。

日本女队此次登山遇到的困难较大。她们从日本出发到山下大本营,曾丢失了大量装备和食品;5月3~4日夜间,在海拔6,450米的营地上又突然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七名女队员和二十三名尼泊尔向导遭受雪崩袭击,整个6,450米的营地全被雪崩吞没,情况非常危险,但在得到及时抢救后,全体遇险人员脱险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没的队员中一个,她在登上顶峰之后表示,“以后再也不干登山这种活动了!”

34、1975年,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党委书记王富洲,队长史占春),由汉、藏、回、蒙古、朝鲜、土、鄂温克等七个兄弟民族的队员组成,共434人,其中运动员179人,包括女运动员36人,其余255人有科考、气象、通讯、新闻、医务、交通运输、炊事及其他后勤人员,绝大部分成员来自工农兵。

全队从3月初进山,6月初撤营。经过多次行军(前三次是适应性行军,后两次是突击顶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时间下午2时30分,女队员潘多和八名男队员索南罗布、罗则、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贡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钦,继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之后,再次从北坡登上了这个地球的最高点

这次集体登顶人数之多,科考成绩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从此,不断有更多的中国人登临珠峰峰顶。中国的进步和强大,使中国登山者逐渐成为世界珠峰登山运动中的主导力量之一。

35、1975年9月24日尼泊尔时间下午6时,英国登山队的两名队员黑斯顿(32岁)、斯科特(33岁),从珠穆朗玛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英队的路线是1969年日本队侦查时确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队沿此线两次攀登,都在八千五十米到八千一百五十米之间珠峰正南坡面的陡峭岩壁上失败了,后来国际登山队、欧洲选拔队和英国队相继沿此线攀登珠峰也都失败。这是迄今为止取得成功的第四条路线,也是四条路线中最短的一条。它的特点是,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有一条平均坡度达75度的很长的岩石大峭壁,英国人采用了特殊的氧气装备和进行了专门的高山攀岩训练才取得了成功。

据外电称,英国队此次攀登珠峰,从建立大本营到登顶成功先后共用了三十三天时间,这是22年来十一次登上珠峰的活动中时间最短的一个队,说明在组织运输和掌握天气时机方面都作得比较顺利。英国队全队由十八名运动员组成,队长是博宁顿。在突击顶峰过程中,队员朱·布尔克死亡。据英队宣布,此次登山共用25万美元。

1975年春、秋两季,三支登山队员从三条不同的路线攀登珠峰成功,这是珠峰攀登史上过去所没有的。

36、1988年,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的3名队员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顶,次仁多吉创造了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

37、1990年,中国、苏联和美国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义会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国的7名藏族队员在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顶峰上。

38、1993年,海峡两岸的6名登山运动员首次携手登上珠峰,在历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吴锦雄成为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台湾同胞。

39、在之后的1996年和1997年,中国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开展联合攀登活动,4名藏族队员登顶,其中次洛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学生,大齐米、开村成为两次登过珠峰的人。

40、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队10名藏族队员一次全员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顶峰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这是一次充满智慧和奇想的壮举,是12亿中国人满怀信心走向新世纪的见证。桂桑成为世界上首位两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为中国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妻。

41、中国人攀登珠峰的历史不仅仅是专业队员的专利,近年来不断有业余爱好者挑战珠峰。

2000年,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黑龙江勇士阎庚华于5月21日登顶,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难。

2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汉终于单人挑战珠峰获得成功。

2003年,中韩联合登山队和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的14名中国队员分别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是小齐米、普布卓嘎(女)、仓木拉(女)、尼玛次仁、梁群(女)、陈俊池、阿旺、普布顿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罗申、王石和刘健。

1975年5月27日女性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潘多,1938年生。藏族。中国女子登山运动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参加中国登山队,同年登上慕士塔格山(7546米)。

1961年登上公格尔九别峰(7595米)。两次创造了女子登山世界纪录。 1975年5月27日同其他8名男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1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中国国家体委为她记特等功,并3次授予她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75年5月27日女性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潘多,1938年生。藏族。中国女子登山运动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参加中国登山队,同年登上慕士塔格山(7546米)。

1961年登上公格尔九别峰(7595米)。两次创造了女子登山世界纪录。 1975年5月27日同其他8名男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1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中国国家体委为她记特等功,并3次授予她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潘多也是的,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女性现任同洲模范学校的名誉校长

攀登历史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是用供氧装置到达海拔8320米处。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马洛里的遗体于1999年在海拔8150米处被发现,而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故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岁来自纽西兰的登山家艾德蒙·希拉瑞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 (Tenzing Norgay) 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是纪录上第一个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准确记录以来)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是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此次攀登,也是首次从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为首的美国探险队首次从西坡登顶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是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其中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赖因霍尔德·梅斯纳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穆朗玛峰成功。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

1998年——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的残疾人。

2000年——尼泊尔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从大本营出发由北坡攀登,耗时16小时56分登顶成功,创造了登顶的最快纪录。

2001年——美国人维亨迈尔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

2003年——纪念人类首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五十周年。

2005年——中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攀登珠峰并测量珠峰高度数据。

人生就象爬山,如果觉得又顺利又舒服的话,那是因为你正好走在山中间的一段平路上,而且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天气而已。

你要是不能提前意识到不久就会遇到陡坡或者是数不清的上上下下的台阶,甚至是连路都没有的绝境,当你高一脚浅一脚的,你恨不得哭爹喊妈,恨天怨地的,恨不得自己变成一架飞机,可以滑翔。

你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山,如果你现在还走在平路上的话,你可以考虑去爬一座山了。

就在百里之外的,许多人千里迢迢也要登临的,被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简直就是天生的首选。

你得想清楚,爬山是辛苦的。

你有没有想过,不让自己的辛苦白辛苦?

既然人生就是爬山,那么就让自己的辛苦有收获吧。

当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曾经给她画了一大幅跳子棋,主题是黄山一日游。

我一直想着带她爬一次黄山。

我把时间定在2021年的5月5日,这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天气预报说这一天是晴天。

出门旅游对宝贝来说是不陌生的,她已经去过几个城市了,但是这次不一样,去的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山,一座大山。

头天晚上准备了充足的干粮,一股脑的装入我那黑色的双肩大背包。宝宝背了一个粉色的双肩小背包,纯粹是滥竽充数。

天气预报得很准,阳光明媚。

出发。

蓝色的景区交通车穿过汤口小镇,驶进南门的红色牌坊,黄山,我们来了,迎客松,快来迎接我们呀。

车窗外翠竹、青松、黛色的花岗岩,一一映入眼中。

我选择走前山上,后山下的线路。

在温泉上方的购票中心买了索道票,我笑着对宝宝说“爸要搞个账本,把给你花的这些钱记起来,等你长大上班挣钱了,再跟你讨账。”

先拍照,到此一游。

照片上,她穿着学校的校服,倚着购票中心的石栏杆,背景是立马峰。黄山的风很妖娆,把她的头发卷了一个漂亮的弧形。

在缆车里我向她普及黄山松的知识。

她们小学已经学过了两篇有关黄山的文章,一篇是爬天都峰,还有一篇是黄山奇石,再加上小时候下的黄山一日游跳子棋,她对黄山应该很有印象了。

看起来不错的黄山,爬起来的话就呵呵了。

下了索道,开始走台阶,没走多远,看见石凳就赶紧过去坐着休息了。

虽然是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人也还是不少,正如《醉翁亭记》里面的那样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到了玉屏楼景区前的迎客松,这里人简直就是摩肩接踵,迎客松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大明星,大家都想跟这个大明星来个最亲密的大合照。

我们也一样。

迎客松前,拍照好像是打架,人声鼎沸,又像开了锅的粥。

我想这位大明星听过全世界的语言和所有的方言,文言文,白话文,但她并不骄傲,而是一如既往的伸开双手拥抱所有的游人。

我一口气给宝宝拍了9张,又请人帮忙给我们父女俩拍了5张。

打卡成功。

这个小家伙被迎客松旁的小商店吸引了,不停地往那边探头探脑的。

“爸爸,”她说,“我们到那边纪念品店去看一下呗。”

我回答说不行,我们今天可不是来买纪念品的。

她虽然有点不甘心,但也知道我不会满足她这个要求的。

在玉屏楼餐厅门前买了两根玉米,爷俩一边啃一边走,我指指高处的莲花峰“爬上去我们吃面包。”

“好哎。”她快活的回答道。

在登莲花峰的分岔路口,我做最后的登顶总动员“马上前面就是迎客松了,我们要爬到最高最高的位置上去,害怕不害怕?”

“但是迎客松不是早就看到了吗?”

“不是迎客松,是莲花峰,讲错了。”

她翻了一个大白眼给我,忽然双手一摆,做出蚯蚓游泳的样子“嘲笑中…”

“害怕不害怕?”

“不知道。”她倒是挺诚实的,实话实说了。

“不管害怕不害怕,我们都得登上最高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她一边“游”,一边点头。

“好的,那就开始吧。我们击个掌,耶。”

莲花峰是安徽省最高的山峰,经过山脚,岂有不登之理?

起初台阶并不十分陡峭,走起来很轻松的。

我们看看路边上的黄山松,还有山谷两边的怪石,以及在山谷里横冲直撞的那些自由自在的燕子。沿途不时有刚刚盛开的黄山杜鹃,美不胜收。

有许多跟我们一起往山顶爬的,也有许多从山顶逆着往下走的,相见时大家友好的打招呼,互相鼓励。

我们在途中休息了好多次,有时候是看花,有时候是因为路窄给山顶下来的人让路,有时候就是因为累了,坐着休息一下。

宝妈从老家打电话来,她外婆在电话里问她累不累呀,她说累的累的。

山路越来越陡峭,台阶越来越狭窄,宝宝累得唉哟唉哟了,不停地问我还有多久能到。

我说爬了一大半了。

她泄气地说还有一小半哪,你不是说马上就到的吗?

从山顶下来的人看见她也给她鼓劲加油。

爬完一段她再抬头看看,唉声叹气的说道“还有那么高啊,什么时候能到啊?不想爬了,太累了。”

我严肃的回答她“没有人能轻易成功,你必须要努力。”

她开始哭鼻子,抹眼泪。

现在,那些怪石也不美了,那些奇松也不美了,那些花也不漂亮了,她也不想再拍杜鹃了。

不爬是不可能的,她自己也知道。

于是一边哭天抹泪,一边往上唉哟唉哟爬。

我想起以前看过的,有一个学舞蹈的小女孩一边哭一边跳,动作还蛮合拍的。还有一个被家长逼着学古筝的女孩,一边哭一边弹,哭得很投入,但是有时会哭里偷闲看一下子谱子,生怕弹错。

不管你如何哭天抹泪,该你做的,还得你做,无人能代替你做。

最后,终于在我这个奴隶主的监工之下,登顶在即,胜利在望。

登顶的最后一段,狭窄的台阶排成一条长龙,宝宝以为上不去了,抱怨道“白来了?”

我说“大家在排队拍照,都想打卡留念。”

“但是我不想。”她气呼呼地说。

“你不想,是爸爸逼你来的。爬山是苦,以后长大了,生活还有比这个更苦的呢,这点苦算什么?”

希望她能明白我说的话,但显然她没有听懂。

她从小背包里掏出一块巧克力。

很快就要轮到我们拍照了。

莲花峰顶上修了一圈石栏杆,中间砌了一块标志石碑。

我读着标志碑上的字“国务院批准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宝宝很不客气的评价说“真是吃饱了撑的。”

她是把对我这个“奴隶主”的不满意发泄到这几个字上了。

“什么叫吃饱撑的?”我发火了,“珠穆朗玛峰高不高?8000多米,中国人也爬上去了,你说中国人吃饱撑的吗?我们在100多年前的时候,外国人管我们叫东亚病夫说中国人最没用的,为什么要爬山,人要有志气?人家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们有一句话说的,咸鱼有理想,咸鱼也能翻身。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你得去做,等你做完了,等你成功了,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要去做了。爸爸10年的时候在上海带团,那时候你刚刚出生,全国人在世博园里排队,为了排一个沙特馆,许多人一排就是8个小时,就算是再有抱怨你也得排,因为你去了,你要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是必须做的。”

我训了她一大通。拍照的时候,她不高兴,手里拿着那块咬了一半的巧克力,就这么勉强配合我完成打卡1864.8米莲花峰绝顶的任务。

从峰顶上转下来,就近找到一条石凳休息。

四边有许多古代的人游山时留下来的摩崖石刻,有“一览群山低”、“真好造化”、“玉炉生花”、“名不虚传”。离我们最近的是“天海奇观”和“突兀撑青穹”。

当年那些在这里题字的古人,也许真的是吃饱撑的,有时候人还真是需要这样一种“吃饱了撑的”的精神呢,不然今天我们到哪里去看这么好的书法?

卸下背包,取出一堆吃的和喝的。

宝宝先吃薯片,吃的还有玉米、面包、沙琪玛,还有香蕉、苹果,就是水有点不够,宝宝水杯里有半杯,我的水杯里也只有半杯,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我吩咐宝宝吃完了再画一幅画“以后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画一个当地的标志性风景画。”

她嘴上说不想画了,但是吃了干粮又有了兴致,拿出我背在包里的素描本,对着玉屏楼和天都峰画了起来。

有几个登山的人经过我们身边,大声说道“嚄,这里有个小画家。”

画完了,我建议这个“小画家”给画起个名字“莲花峰望天都峰,心有所感,信笔而成”,最后她添上了时间12:08。

不知不觉,我们在上面待了将近一个小时。

收拾行囊,把垃圾归入垃圾池,然后下莲花峰。

“下面我们去哪里?”她问我。

“先下去,然后再到对面鳌鱼峰上去,那里有个一线天。”

“险吗?”

“比这里好多了。”

“那就好。”她欣慰地说。

路边有杜鹃盛开,她兴趣减少了不少,我提醒她看她就看一眼。

她一边走一边直打哈欠。

有迎着我们往上走的人向我打听莲花峰顶感觉如何?

“还好…”我回答。

“还好你个头,这是你的感觉,不是我的感觉。”她忽然抢着说。

几个大人哈哈大笑。

比较陡的台阶,她走得举步维艰。

那是下台阶的方式方法不对,双足笔直朝前,这怎么走呢?

我告诉她下山的诀窍“一个脚朝前,一个脚横着一点。十分狭窄的台阶,两个脚之间呈90度,相当于一个往前行驶,一个带着刹车,一个是保持前进的,一个是保证安全的。”

经过的游客的鼓励她不要怕,她还是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往下挪。

有一个人在路边抽烟,她忙里偷闲赶紧报告我。

干得漂亮!我在登山时告诉过她黄山是禁烟的,这爬一座莲花峰,上来抓住一个抽烟的,下去又抓住一个抽烟的,战果辉煌啊。

如果这两个人没被我抓住,而无意中将两颗烟头扔在山林里,那今天的莲花峰会被连续烧两次,变成了一座火焰山,后果不堪设想啊。

必须给宝宝记一次大功劳。

走下当年拍过电影《小花》的百步云梯,她又接着哎哟哎哟,问我还有多远。

“翻过对面的鳌鱼峰就快了,那边有几条路,走一线天是最近的。”我回答。

“那就好。”她无奈地说。

在准备爬一线天前停下来休息,喝一口水。

身边来来去去的都是虽然很累但是很兴奋的游客。

我告诉宝宝“我们可以觉得很辛苦,但是不要抱怨。”

开始爬一线天了。

“不要回头一直往上爬就好了,你可以数数有多少个台阶?”我建议。

她累的啊哟啊哟的,哪里有力气数台阶?

我是一个一个数上去的。

爬完了,她累得呼哧呼哧直喘,问我“有多少个台阶?”

“152个台阶!”

“我还以为400多个呢。”

我笑了“就152个哎哟哎哟。”

下鳌鱼峰后,远远看见有几个游客,正围着路边的一棵黄山松拍照,其中有一个大妈“手脚敏捷”爬上了这颗迎客松的一根树枝,打算摆造型拍照。

她以为她是猴吗?

我急走过去,喝道“下来,太不文明了,你们哪来的?”

那几个人还好意思说,她们是从山东来的。

山东不是邹鲁之乡吗?不是最讲礼仪的吗?你们那里拍照都是一定要爬在树枝上拍得吗?

这几个人理亏,那个爬到黄山松树枝上的游客,讪讪地说拍好了拍好了,下来了下来了。

众目睽睽之下,她也知道丢人。

文明旅行,不要当猴。

经过的游客给我鼓掌。

哼,遇到这样的人必须得给她们好好上一课,做人要有最起码的素养。

一面走一面和宝宝聊天,一路跟宝宝聊天下来,慢慢的,她又有了兴致。

有一个迷路的游客跟我借电话,给她一同登山的女儿打电话。

我们在路边又吃了一顿干粮,宝宝不像刚才爬山那么累了,她甚至说了一个笑话,说她们班吴莫同讲了一个笑话,说长大了我要当太空人,爷爷奶奶可高兴了,送给我爱吃的大嘴巴子;还有,长大了我要当大嘴巴子,太空人可高兴了,送给我爱吃的爷爷奶奶。

她连比划带笑,称这是一个大嘴巴子的广告。

走到天海餐厅,水已经喝的差不多了,我到餐厅里面去打水。

餐厅里还没有打烊,我问宝宝要不要吃点饭。

她毫不犹豫地说“要吃。”

沿途吃的都不叫饭了,她是个十足的干饭人。

点了一份黑椒猪排套餐,75元,一块猪排,半个卤蛋,三块豆腐干,两根西兰花,还有一点咸菜。赠送了一碗紫菜虾米汤。

洗手,干饭。

我给她做了一个现场直播“这个干饭人开始干饭了啊,干饭要加油,这个干饭人干的是黑椒猪排套餐饭,看这个吃货应该味道不错哈,啊,好厉害,一口干掉了半块猪排。”

看宝宝吃饭,好像是在吃山珍海味,香极了。

走了这么远,走得这么累,没有什么苦和累,是干饭搞不定的。

吃完饭稍作休息,然后爬光明顶。

我得给这个爬字加一个双引号,爬的本意应该指的是手脚并用吧。

这次真的是“爬”了。宝宝不但手脚并用还撅着屁股,爬得很起劲。

爬几个台阶站起身来,把粉色遮阳帽的帽檐朝后掀过去,戴好,说“你等一等啊。”

“好的。”我在前面回答她。

看她爬近了,像一只小狗一样,于是我学着狗叫了一声“汪汪。”

她回答“汪汪”。

有个老奶奶说“这可厉害了,小姑娘加油,一会儿就到了。”

我说“爬黄山吗,这才叫爬山呢,爬的好,爬的非常好。”

在光明顶标志碑拍照打完卡,她的注意力又漂移了。

光明顶有一个小商店,小商店里有许多纪念品,吸引她的是那些纪念品。

我说道“你今天这个纪念品不搞到手是誓不罢休了。”

她笑嘻嘻的回答“出来玩总要买点纪念品回去的吗!”---她倒是一个称职的游客。

买吧买吧,她看中了登黄山纪念牌。

“要一个金牌吧。”

“不用,我要个铜的就好了。”

这倒令我十分诧异,她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吗?第3名就够了。

价钱其实都是一样的20块,但她选择了铜牌。

刻上字马上就挂在脖子上了,威风凛凛的像一个大将军。

我忽然明白她为什么这么执着要买纪念品了。

头一天她参加了一个去猴谷旅行的研学团,给了20块零花钱,她还没有机会花。

出来游一趟,不花点钱难过的。

这令我哑然失笑,说道“那这个纪念品必须你自己花钱,你有钱的。”

“好吧好吧。”她倒也痛快的答应了,她对钱没有概念,认为钱是拿来买东西的而已,这种想法很淳朴,很对。

我们一路向北海走去。

宝宝问我有没有看见过短尾猴,我说我当然看见过了,而且看见过很多就在光明顶上就有,光明顶上有一个宾馆,那些小猴子们有时候直接闯到宾馆的厨房去翻吃的,跟小强盗一样。

她听得笑嘻嘻的。

又跟我说这山什么都好,就是没水不好。

“为什么会没有水呢?”

她想了想说“石头多吧。”

“石头多,存不住水,是一个原因之一。和水关系最密切的是植被,没有植被就积不出水来。像咱们国家西北打水的话,虽然是有土,但是要往地底下打几百米才有水,因为植被很稀疏。植被能贮水的,下雨的时候吸水,树根固水。干旱的时候,没有新鲜水源,树木就慢慢的往外排水,为什么国家要随意禁止砍伐森林?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要保护森林。”

路边有一片高山草甸的斜坡,斜坡上湿漉漉的。

我想起这些天跟她做经典诵读读到荀子的《劝学》,里面的一句话玉在山而草木润,渊有珠则崖不枯。

正好活学活用。

“这就是玉在山而草木润,渊有珠则崖不枯。”

说说笑笑,一路往下走倒也不累,路边看看花拍拍照,虽然她也问还有多远,但是已经不再是那么不耐烦了,而只是随口一问。

过了大王松,一个前往北海的路口,几只松鼠在树枝之间窜来窜去,还有一些小鸟在树丫之间鸣啭,我吹着口哨,咻咻咻咻咻咻,跟宝宝说我听得懂鸟的语言,我在跟小鸟聊天呢,咻唿咻唿咻咻咻唿。

路过的游客在路边撒了一些面包屑还有给饼干的,宝宝也撒了饼干还有面包。树梢的松鼠飞快下到地面,抓起来就跑。

蹲在树枝上,两只小爪子把面包举到眼前,小嘴巴飞快地一张一合,八辈子没吃过饭似的,全神贯注呱唧呱唧的吃起来。那么大一个面包,看来比它本人还大,你可不要把肚子撑爆了。

小松鼠吃面包的神情,使人忍俊不禁,特别的可爱,特别的治愈。

我很想问她是面包好吃还是松子好吃?

在北海和“十八罗汉朝南海”拍照,她做了一组从1~10的手势,我给她拍成了小,等她长大以后自己看吧。

观景台旁边的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对黄山杜鹃的介绍,宝宝读道1985年定位省花,2006年定为市花。

我假装自己就是黄山杜鹃,自言自语道“我被定为省花市花了吗?我自己怎么都不知道呢?”

散花坞的观景台自然也是要拍照的,因为对面就是梦笔生花,据说和这组景观拍照,写作文简直就是妙语如珠,下笔如有神助攻。

到黑虎松有一大段上坡,宝宝说她决定用dog爬法。

“倒爬?怎么爬?”

“不是倒爬,是dog爬法,汪汪。”宝宝向我耐心的解释道。

不错,她解释得很到位。

我给她这种旺旺爬山法拍了一段,一边唱起小时候她学过的儿歌“小老虎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后来想起来好像不是小老虎,是小老鼠。

但我管不了这么多了。

看着她手忙脚乱往上拱,脖子上挂着她花20块钱买来的铜牌纪念品,我就乐不可支。

她自己也乐在其中,不时汪汪汪的叫几声。

路边上有一块木牌,宝宝念上面的字“野猴出没请勿作死。”---上面明明写的是请勿投食,她给改了两个字,然后笑得喘不过气来。

路边,一大树的黄山杜鹃开得绚丽多姿。

我冲着山谷里大吼大叫“漂亮,漂亮得吓死人了。”

开心的不得了。

终于坐上缆车了,我指给她看天都峰旁边的佛掌峰像一只巨型的手掌。

佛掌峰,宝宝说她就管她叫大嘴巴子峰吧,哈哈哈。

坐景区交通车下山的时候,检票员问我“就带这么一个小孩?”

“是啊,”我回答的。“小P孩,VIP中P。”

我扭头告诉她“今天表现不错,回家可以记一个品德分。”

“好哎。”她开心的回答。

爬了一天的黄山,可把她累坏了,回城的车上靠着我就呼噜呼噜睡着了。

不知道做梦是不是也梦见在爬山。

第一次爬黄山,是凭她自己的毅力“爬”过来的,虽然很狼狈,但是很成功。

我替宝宝感到满意,希望宝宝本人也满意。

谨以此文纪念我们爷俩第一次联袂登黄山。

2022.05.3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