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工作任务"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游戏设计、编程、测试、社区管理等。具体而言,游戏设计师需要负责创建新的游戏内容、平衡性调剂和更新;程序员需要编写和优化游戏的代码;测试员需要检查游戏的稳定性、毛病和漏洞;社区管理员则需要管理和保护玩家社区,解决玩家的问题并处理违规行动。这些工作都需要对游戏有深入的理解和技术能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任务中国中生界划分与对比

任务 ①了解中生代地质特征;②掌握中生代的地质时代划分;③了解中生代生物界面貌,鉴定代表性化石。

一、三叠系划分与对比

(一)典型工作任务——认识和分析三叠纪地层特征

阅读黔西南三叠系剖面、陕甘宁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剖面资料(图9-8);并参观下列地层标本,了解其代表的沉积环境

(1)黔西南下三叠统的紫红色含双壳类化石砂、泥岩;

(2)黔西南中三叠统白云岩;

(3)黔西南上三叠统海相及陆相化石的砂、页岩;

(4)陕甘宁地区下三叠统紫红色砂、泥岩;

(5)陕甘宁地区中三叠统含植物化石的杂色砂、泥岩;

(6)陕甘宁地区上三叠统暗色含植物化石的泥岩、粉砂岩和油页岩。

(二)概述

三叠系是中国地层分布最广、地层结构最为复杂、生物类群比较丰富的地质沉积体之一。三叠纪地层分异明显受控于板块构造和沉积古地理格局,大体上以昆仑山-祁连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呈现为南海北陆的沉积序列分化。二叠纪晚期,北方区的华北-柴达木、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蒙古板块已连接形成巨大的劳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北方大陆,包括西北、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域,在三叠纪时期仅在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内陆河湖盆地中保存沉积记录。其中大型河湖盆地主要有华北西部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和宁武-沁水盆地,西北地区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华北东部、东北地区以及西北的祁连山、天山等地,主要是一些零星分布的小型山间盆地。唯华北地块南缘的陕西岐山-麟游一带下三叠统有海相夹层。在黑龙江东部的完达山北段也有中、晚三叠世海相地层。

南方区除海南、云南、贵州等省,部分地区下、中三叠统为陆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外,全区主要为海相沉积。受印支运动的影响,扬子和华夏块体在三叠纪逐步与北方区拼合,华南地区在中三叠世晚期大规模海退,浅海范围退缩到黔桂及龙门山前一隅,其后的晚三叠世则以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或陆相沉积为特征。扬子地块西侧西藏-滇西地区由特提斯多岛洋中的一系列小块体组成,三叠纪为海相沉积,直到三叠纪末期以后与扬子等地块拼合。

(三)华南板块三叠系

1.黔西南(贞丰)典型剖面分析(图9-8)

地层古生物基础

黔西南贞丰三叠系总厚达4000~5000m,可代表云南东部、广西、贵州南部等地区发育的三叠系。地层厚度巨大,表明地壳相对下降幅度很大,沉积也很迅速。从剖面岩相分析,飞仙关组以红色的砂岩为主夹灰岩,双壳类化石丰富,属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亚浅海沉积。永宁镇组和关岭组的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各占本组总厚度的80% 以上,是半咸化浅海沉积物,但海水偶尔恢复正常,形成正常浅海灰岩、泥岩,说明海水变浅,具明显海退趋势。把南组和火把冲组是海陆交互相地层,向上陆相地层增多,海相地层减少,表明华南地壳上升过程中有短期地壳下降和海侵,二桥组是陆相河湖沉积,表明贞丰一带海水全部退出,由于地壳继续上升,使本区变为古陆剥蚀区,因此出现沉积间断,形成二桥组与上覆中下侏罗统的平行不整合接触。

图9-8 中国三叠系柱状剖面对比图

(据刘本培等,1996)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贞丰中下三叠统为咸化、半咸化及正常浅海沉积,上统则为极浅海、海陆交互相及陆相沉积。从下统飞仙关组海侵初期的紫红色砂泥岩开始,到上统二桥组陆相砂泥岩和顶部沉积间断止,构成一个巨大完整的沉积旋回,其中又可分出若干较小的沉积旋回,反映地壳的相对升降运动。在古气候方面,贞丰三叠系也反映出明显的规律,即由早、中三叠世的半干旱、干旱气候逐渐变为中、晚三叠世的温暖潮湿气候。伴古地理古气候的变化,在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不同的沉积岩和沉积矿产。

2.横向变化(图9-9)

整个三叠纪,华南古地理总的演变趋势是地壳上升,浅海逐渐变成陆地,气候逐渐由干旱、半干旱逐渐变温暖潮湿。华南海区由于江南古陆的阻隔,以及海底地形的起伏,又可分为扬子区、东南区和右江区。扬子海盆的三叠系发育,岩相变化复杂且有规律;东南内陆海湾的三叠系岩性单一,且多缺失;右江边缘海较活动,具类复理石沉积。华南海区自中三叠世起,地壳运动趋于活跃,东南区大部上升为陆,普遍缺失沉积,扬子区则形成一闭塞的咸化海盆地。晚三叠世海退继续,华南海区逐步上升为陆,秦岭海槽东段也同时封闭,使华南大陆与中国北方大陆连成了一体。这一阶段的地壳运动在中南半岛最为显著,并主要表现为褶皱运动,故一般被称为印支运动。

图9-9 华南地区三叠纪沉积剖面示意图

(据刘本培等,1996)

(a)早中三叠世;(b)晚三叠世

(四)中国北方古陆三叠系

1.陕甘宁盆地典型剖面分析

昆仑-秦岭以北的中国北部,三叠纪处于大陆状态,华北和西北地区广布着一些彼此隔离的内陆盆地,其中主要的有陕甘宁盆地(又称鄂尔多斯盆地)、沁水、宁武盆地、准噶尔盆地及吐鲁番盆地,除南祁连山和东北地区的绕力河一带出露海相三叠系外,全为陆相沉积。

地层古生物基础

上述剖面下统及中统下部岩性以红色砂泥岩为主,是炎热干旱气候下的河湖相沉积,中统上部及上统黄绿色、深灰色砂泥岩发育,富含植物、鱼及介形虫化石,说明气候渐趋潮湿,是湖相为主的沉积。

2.横向变化

三叠纪时,中国北部大都处于大陆环境,大陆内部发育了彼此隔离的内陆盆地,具陆相的河湖沉积。仅西北地区的南祁连山和东北地区的挠力河一带具海相的沉积。

中国北部以吕梁山为界,以西多为大型的盆地,以东则为一些孤立小型盆地,这种东、西部的差异反映了我国整个中生代的地史特点(图9-10)。这些盆地三叠纪的历史大致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中三叠世为干燥气候下的河流、湖泊发展阶段,皆为红色的砂岩沉积,偶见石膏结核或夹层,含脊椎动物化石,表明继承了晚二叠世的干燥气候环境,当时地形起伏较大,以河流及湖泊沉积为主,中晚三叠世则为潮湿气候下的河流、湖泊、沼泽发展阶段,沉积物以灰绿色砂页岩为主,有些地区夹煤层、油页岩,富含植物化石,属湖泊、河流及沼泽相沉积。

(五)其他地区三叠系

1.塔里木地区

该区虽然地表露头分布局限,但大量石油钻井资料揭示,三叠系分布广泛,且地层序列齐全,为一套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的内陆盆地碎屑沉积组合。地层序列与北方大陆相邻的其他地层区相似,表现为下红、上黑的结构,而且上部含煤,并可能有海泛夹层。生物群中末见水龙兽-肯氏兽动物群,上统所含植物群具有南、北方植物群混生现象。本区也夹有多层海相疑源类化石。

2.内蒙古-兴安地区

该区三叠系主要是一些零散的小型山间盆地沉积物,且主要保存于东部的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分布更加局限,主要为杂色含煤线的山麓山间碎屑沉积,含湖生叶肢介和双壳类,其气候为北方凉温带半潮湿类型,与华南的暖温带半干旱型红色序列有明显的差别。

3.西藏-滇西地区

本区三叠纪时期为特提斯多岛洋中孤立北漂的小块体,接受海相沉积,它们在三叠纪中晚期以后才与北方大陆拼合。

二、侏罗系划分与对比

三叠纪后期的印支运动使我国大部分地区海水退去,基本上处于大陆环境。中国东部则结束了“南海北陆”状态,华南和华北连成一片,古生代以来南北的显著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东西的差异却突出起来。

(一)典型工作任务——认识和分析侏罗纪地层特征

(1)阅读陕甘宁盆地侏罗系剖面(或四川盆地侏罗系剖面)资料,并参观下列地层标本,了解其代表的沉积环境

①下侏罗统暗色含植物化石的砂、页岩;②中侏罗统杂色含植物化石的砂、泥岩及泥灰岩;③上侏罗统紫色砂岩(或砾岩)。

图9-10 中国晚三叠世古地理图

(据刘本培等,1996)

(2)结合四川盆地侏罗系剖面,了解其岩性、岩相特征、生物组合、接触关系及地层厚度,分析该地区侏罗纪构造古地理特征。

(3)阅读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图,了解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构造古地理的影响。

(二)中国东部的侏罗系

印支运动后,贺兰山、龙门山、大雪山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除东北的挠力河地区、台湾及珠江三角洲至湘南等少数沿海地区有海侵或偶有海侵外,其余地区均属大陆环境。大陆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沉积盆地,吕梁-雪峰山以西为两个大型的内陆盆地,即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吕梁-雪峰山以东为一系列小型的盆地,并表现有强烈的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这些盆地均以北北东向或北东向展布,显然是受华夏系或新华夏系构造控制。

1.陕甘宁盆地侏罗系典型剖面分析

该盆地轮廓侏罗纪时与三叠纪近似,唯沉积范围稍有缩小,下面列出该盆地东部剖面。

地层古生物基础

上述陕甘宁盆地的下侏罗统富县组是湖相为主兼有沼泽相的沉积;中统延安组宝塔山段至枣园段的岩性,是由粗至细的正旋回,是河流相转为湖相的沉积过程;直罗组从岩性及组合分析,具有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特点,故应是河流相;安定组中泥灰岩、油页岩发育,富含介形类和鱼类化石,是典型的湖相沉积,安定组上部多次出现红层,说明气候渐趋干旱;上统芬芳河组仅见于盆地西南千阳县、凤翔县一隅,为干旱气候,内陆盆地边缘的山麓堆积,物源似来自其西部的古六盘山。总的情况是早、中侏罗世的沼泽成煤环境分布较广,后期转变为干旱气候。

陕甘宁盆地侏罗系相变显著,一般边缘为河流相,向中心逐渐过渡到滨湖相、浅湖相、深湖相(图9-11)。其中滨湖相常发育有沼泽含煤沉积;深湖相泥灰岩、油页岩层,富含有机质,是重要生油层;河流相、滨湖相沉积物颗粒粗,孔隙度高,为重要储油层位。盆地西边,贺兰山东侧一带侏罗系厚达2000m,是较强烈的坳陷地带。

图9-11 陕甘宁盆地侏罗纪岩相古地理略图

(据傅英褀等,1981)

2.四川盆地侏罗系典型剖面分析

该盆地侏罗系分布十分广泛,均属陆相沉积(图9-12),岩性以红色碎屑岩、黏土岩为主,故有红色盆地之称。川中地区的侏罗系在岩性及生物化石等方面有代表性,研究程度较高,现列出蓬溪、蓬莱镇剖面如下。

地层古生物基础

图9-12 早、 中侏罗世川滇盆地岩相古地理略图

(据王鸿祯等,1980)

1.滨湖砂砾岩相;2.浅湖砂泥岩相;3.湖心泥灰岩相;4.沼泽含煤相(叠加);5.海陆交互碎屑岩相

地层古生物基础

由上述剖面可以看到川中地区侏罗系发育齐全,厚1437~3775 m。自流井组根据岩性及化石尚可分出六段,自下而上珍珠冲紫红色泥岩、东岳庙灰黑色页岩夹介壳灰岩段、马鞍山紫红色泥岩段、大安寨紫红色泥岩夹灰岩段及凉高山杂色砂泥岩段。由岩性及化石分析,本组为湖相沉积,气候特点是干燥和温暖交替出现,属过渡类型;从沙溪庙期开始的中晚侏罗世,盆地内普遍沉积棕红色、紫红色的砂岩和泥岩为主的一套红层,并含石膏,厚层状砂岩增多,属燥热气候下河湖相沉积。

盆地内自流井组为内陆静水湖相沉积,川中地区位于湖盆中心,岩性多灰岩夹层,并富含淡水双壳类化石;由川中向西至江油-天全一线出现明显的粗碎屑岩沉积,多硬砂岩及砾岩夹层,应是滨湖沉积;由川中向东至鄂西和向北至广元地区均相变为含煤沉积(川北称白田坝组);本组具备油气生成和转化条件,同时具有良好的储集和盖层条件。

中侏罗世沙溪庙期的盆地轮廓与自流井期基本一致,而岩相变化特点大致从龙门山向川中、川东地区,由砂砾岩洪积相变为砂泥岩河湖相到湖相。

晚侏罗世遂宁期,四川盆地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岩性岩相变化不大,以砖红、红色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及石膏,属干燥炎热的内陆湖相为主的沉积环境;由于生物缺乏,不利于生油,但砂层具储油条件,川中地区本组地面油苗普遍,在个别构造上已获小量工业油流。蓬莱镇期的古地理特点与沙溪庙期相似,岩性西粗东细,显示出东部水体较深。

侏罗纪时,四川盆地范围广阔,向西南可能和滇中沉积盆地相连,向东包括了川东、鄂西,向南已达黔中一带,属于巨大的内陆沉积盆地。

3.东部小型盆地的侏罗系

东部地区的侏罗系是一系列中小型盆地中的沉积,主要为陆相和火山岩相,仅少数浅海地区具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可以冀北辽西为代表(图9-13之①)。

图9-13 中国侏罗系柱状剖面对比图

(据刘本培等,1996)

冀北辽西地区的侏罗系,其下侏罗统为含煤沉积,属河流碎屑岩相和沼泽含煤相,夹火山岩;中上侏罗统为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上部含以Lycoptera (狼鳍鱼)为代表的“热河动物群”属火山喷发岩相和河湖相。侏罗纪中、晚期的地壳运动在冀北燕山地区十分显著,使本区发生断裂和强烈的火山喷发,并多次发生局部的沉积间断和角度不整合,因此这一运动称为“燕山运动”,此称谓后来被广泛用来代表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一时期的地壳运动,它对我国东部地区具有极大的影响。

(三)中国西部侏罗系

在贺兰山、龙门山、大雪山以西的我国西部侏罗系海相、陆相都很发育,昆仑山以南以海相为主,昆仑山以北以陆相为主。

昆仑山以南,因雪山运动,大雪山一带已褶皱升起,海水主要淹没西藏、滇西、青海南部和新疆西南边缘,并与古地中海相通,属特提斯洋东段。昆仑山以北,主要为几个北西向排列的内陆盆地,盆地轮廓大体与三叠纪相似,以吐鲁番盆地为代表。我国西北地区的陆相侏罗系,均与吐鲁番盆地相似,下、中侏罗统为含煤的湖沼沉积,上侏罗统为红层,并且整个侏罗系厚度大。

我国的侏罗系有陆相、火山岩相和海相三种类型。以陆相分布最广,多为盆地湖泊沉积。火山岩相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海相仅限于我国西南部(西藏、青海南部、滇西),而广东、东北挠力河等边缘地区则具有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图9-14)。

三、白垩系划分与对比

(一)典型工作任务——认识和分析白垩纪地层特征

(1)阅读松辽盆地白垩系剖面(或陕甘宁、四川盆地白垩系剖面)资料,并参观下列地层标本

①松辽盆地白垩系各色含双壳类等化石的泥岩、粉砂岩;②陕甘宁盆地白垩系棕红色含鱼化石的细砂岩、泥岩;③四川盆地白垩系棕红色含双壳类化石的细砂岩、泥岩。

(2)对比辽西和四川盆地的生物面貌、沉积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3)根据辽西侏罗、白垩系地层的岩性、岩相特征、接触关系、岩浆活动及地层厚度,分析该地区侏罗、白垩纪构造古地理特征。

(4)阅读侏罗、白垩纪岩相古地理图,了解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构造古地理的影响。

(二)概述

白垩纪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为大陆,海侵范围更加缩小,海水仅到达西藏、西昆仑,新疆西南缘和台湾等地区,因此我国的白垩系有陆相、火山岩相和海相三种类型。而陆相和火山岩相广泛发育,是我国白垩系最显著的特点。

中国白垩系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年仅在地质考察或矿产资源调查中作为一项内容进行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

50年代以后,各种比例尺地质调查填图和石油、煤等沉积矿产的普查与勘探工作的广泛开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白垩系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建立起了各大区区域白垩系地层层序与对比关系,尤其在中国东部火山岩发育地区,建立起了热河群及其与下伏、上覆地层的完整层序,肯定了建德群、永康群、衢江群的层序关系,从而建立起具有代表意义的完整火山-沉积岩系的白垩系层序及其生物群组合序列。并以燕辽、松辽平原地区的白垩系及其生物群的综合研究为标准层序,建立了中国陆相白垩系12个阶。各门类化石的研究取得了系统的成果,建立起叶肢介、介形虫、双壳类、爬行类、孢粉、植物等多个门类的生物组合带或生物带,为各地层区地层层序的建立和对比,进而与国际白垩系研究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依据。在海相白垩系发育地区,以喜马拉雅地区白垩系层序为标准层序,建立起海相白垩系层序和海生生物组合带或生物带序列。

图9-14 中国玩侏罗世古地理图

(据刘本培等,1986)

(三)中国东部

中国东部的白垩系基本上全为一系列内陆盆地的陆相沉积,这些盆地在侏罗纪时大多已经存在,经燕山运动进一步发展。吕梁-雪峰山以西仍然是一系列大型盆地,即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吕梁-雪峰山以东又出现一系列大型盆地即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它们于侏罗纪后期至白垩纪时,由于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还有一系列的小型盆地,以火山活动强烈为特征。

1.辽西白垩系剖面分析

由于110Ma前燕山运动的影响,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两个阶段地层发育特征不同。辽西剖面着重介绍早白垩世地层发育情况(图9-15),由阜新、朝阳、建昌等地综合建立。

地层古生物基础

辽西地区九佛堂组空间上存在显著相变,有时与义县组内部沉积夹层不易区分,总体上仍代表强烈的构造-火山活动末期的沉积记录。沙海组-阜新组代表新一轮拉张构造背景下的裂陷盆地沉积,以沙海组上部的深湖相泥岩段代表湖盆最大水进期,发育浊积岩和滑塌构造,表明拉张裂陷作用达到高峰。阜新期起转化为总体向上变浅的盆地充填过程,成煤沼泽广布,是主要的含煤层位。阜新组顶部砾岩增多,达400 多米,仅见薄煤层(有人另建半拉山组),标志着盆地周围地势抬升,堆积速度增强的盆地填满过程,孙家湾组红色粗碎屑岩代表急流堆积,分布局限,从区域上看以角度不整合覆于下伏地层之上,但盆地中心部位与阜新组顶部间未见明显间断。因此,阜新组和孙家湾组间发生过重要构造运动,导致原先张裂盆地遭受挤压而抬升成为山地。这期运动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10Ma),称为中期燕山运动,或燕山运动Ⅱ。辽西地区从此不再发生明显沉降和接受沉积,可能出现一些零星的火山喷发(约90Ma)作用。

2.松辽盆地白垩系剖面分析

燕山运动引起中国东部古地理格局的重要变化,早白垩世晚期起新的大型坳陷盆地转移到北北东向的松辽盆地一带,形成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含油岩系——松花江群(图9 15),介绍如下。

地层古生物基础

火石岭组、营城组为火山间歇喷发与湖沼相共同的产物,沙河子组是相对宁静的浅湖、沼泽含煤沉积。从火石岭组至登楼库组沉积范围狭窄,岩性变化较大,代表小型断陷盆地沉积类型,从泉头期起转化为大型坳陷盆地。登楼库组和泉头组属弱氧化和弱还原环境下的河湖相沉积,青山口组至嫩江组是以还原环境为主的湖相沉积,是主要的生、储油层段,四方台期和明水期又出现了弱氧化和弱还原环境下的河湖相沉积。登楼库期至明水期构成一个巨大而完整的沉积旋回,其中尚可分出登楼库期、泉头期至嫩江期、四方台期至明水期三个次一级的旋回,青山口期至嫩江期是湖水最深时期。

图9-15 中国白垩系柱状剖面对比图

(据刘本培等,1996)

3.东部小型盆地中的白垩系

从东北东部,经山东半岛至雪峰古陆以东的东南沿海一带,除苏北地区外,白垩纪时分布着一系列小型盆地,这些盆地以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展布,白垩系一般由火山岩和红色岩层组成,系大陆火山活动地区沉积环境多变的火山岩-沉积岩的综合性组合。东部小型盆地白垩系的特点,除含有大量火山岩系外,就是上、下白垩统间普遍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代表燕山运动的一幕,向上和第三系一般则多为整合接触。

4.四川盆地和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的白垩系

四川盆地和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的白垩系,主要为一套干燥、半干燥气候条件下的红色或杂色河湖相沉积。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表明盆地东部逐渐有所上升,沉积中心向西迁移,使盆地形成西缘陡而东缘缓的地形。

图9-16 中国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古地理图

(据刘本培等,1996)

贺兰山-龙门山-大雪山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白垩纪是一系列内陆盆地发展的历史,它们是继侏罗纪中后期的燕山运动而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皆以北北东向展布。从西向东共有三列盆地(图9-16)第一列为两个大型的稳定盆地即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白垩纪时其东侧有所上升,沉降中心向西侧转移,后期鄂尔多斯盆地整体上升;第二列为一系列新形成的大型盆地,即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它们为侏罗纪后期至白垩纪时显著下降的新的大型凹陷区,含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矿产,火山活动和褶皱运动仅华北盆地有表现;第三列为一系列中小型盆地,即东北东部、山东半岛及浙闽等小型盆地发育地区,仅苏北盆地较大,它们邻近环太平洋海槽,地壳运动强烈,表现为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褶皱运动(上、下白垩统间不整合)。中国东部地区的白垩系普遍为红色岩系,在江汉和苏北等盆地的上白垩统中尚含有膏盐层,说明普遍为干旱气候环境,仅东北北部(特别是鸡西一带)白垩系含煤层,属潮湿气候环境。

(四)中国西部

白垩纪时中国西部与侏罗纪相似,仍处于“南海北陆”状态,但昆仑山以南的海侵范围已大大缩小,陆相地层逐渐占主要地位。西北地区为一些内陆盆地,新藏地区、西昆仑及滇西为海水淹没,其海水与特提斯海相通(图9-16)。

西北地区的一些内陆盆地,以新疆准噶尔盆地为代表,下白垩统以灰绿色砂岩、泥岩为主,夹褐红色泥岩,含Dsungaripterus (准噶尔翼龙)及介形虫等;上统为砖红色砂岩、泥岩、砾岩,含介形虫化石,属温湿气候逐渐变为干燥气候的湖相沉积。

新藏海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珠峰地区属陆缘浅海沉积,由深色页岩、灰岩及泥灰岩组成,夹石英砂岩,具Neohoploceras,Calycoceras,Bournonia 等菊石及海胆、双壳、珊瑚等底栖与浮游生物,岩性及厚度稳定,完全没有火山岩;中部雅鲁藏布江地区为活动型深海-半深海沉积,岩性较复杂,以碎屑岩为主,复理石层发育,并夹大量中基性火山岩,具菊石、箭石等浮游生物,属海槽性质;北部喀喇昆仑、藏北地区,属滨海及浅海沉积,以浅色碎屑岩及灰岩为主,夹陆相沉积,局部具中-酸性火山岩,含菊石、双壳、珊瑚等浮游和底栖生物。

学习任务中国新生界划分与对比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是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一类工作。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职业反映某一类工作特征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具体工作领域,通俗的讲是指特定职业的一类工作任务。

任务 ①了解新生代地质特征;②掌握新生代的地质时代划分;③了解新生代生物界面貌,鉴定代表性化石。

一、古近系、新近系划分与对比

(一)典型工作任务——认识和分析古近纪、新近纪地层特征

(1)阅读临朐盆地新近系系剖面资料(图9-17,图9-18),并参观山旺组硅藻土标本。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类型及古地理情况(图9-19,图9-20)。

(二)概述

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之前,我国与国际一致使用“第三系”,包括现称的古近系与新近系,相当于下第三系与上第三系。有关中国古近系地层记述,最早见于德国人李希霍芬(F.V.Richtofen)的五卷巨著《中国》,他在1868 ~1872 年间到过河北、安徽、广东等17个省,其中记述了华南“红层”,认为属“晚第三纪”(实为古近系)。我国最早建立的新近系地层单位是兰州-西宁地区的“贵德群”,现划分为五个组,包括中新统与上新统,是俄国地质学家奥布鲁切夫(1893)在我国西北、华北调查期间建立的。

(三)中国东部的古近系和新近系

1.东部的陆相沉积

中国东部中生代广泛发育的一些大型盆地,陆相沉积广泛分布。在古近纪时已经上升的如陕甘宁盆地已成为晋陕高原的一部分、四川盆地和滇中盆地已成为西南高地的一部分。主体沉降的盆地发生东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盆地,如三江盆地、抚顺盆地、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南黄海盆地、江汉盆地、南襄盆地、清江盆地、三水盆地、南雄盆地和百色盆地等。

(1)渤海湾盆地是最大的盆地,地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和北京、天津等省市,南北长2600km,东西宽1200km,总面积达200000km2。盆地内新生代地层最大厚度超过万米,仅古近系和新近系就厚达4000~8000m,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在此区建成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大港等油田。胜利油气区的济阳坳陷,古近系和新近系发育齐全,研究程度较高,可代表盆地的沉积特点(图9-17 ,图9-18)。此区古近系和新近系主要为湖相沉积,综合各组的岩性、自生矿物、动植物化石及其生态等多种因素,盆地沉积可分出四个沉积旋回孔三段至孔一段、沙四段至沙二段下部、沙二段上部至东一段、馆陶组至明化镇组。除第四旋回以外,其他三个旋回几乎均经历氧化浅湖一还原较深湖一氧化浅湖的过程,气候上也可分出从干旱一湿润一干旱的变化规律。

(2)江汉盆地地处江汉平原,面积约2.8 × 104 km2 ,是一个在白垩纪初期下陷形成的内陆盐湖沉积盆地。盆地中古近系、新近系育较全(图9-17),地层剖面如下。

地层古生物基础

地层古生物基础

图9-17 中国东部古近系柱状剖面对比图

(据刘本培等,1996)

从该剖面可以看出,该地区古近纪和新近纪处于较干燥的亚热带气候条件控制之下,发育一套砂泥岩夹膏盐的湖相沉积。纵向上可以分出两个旋回从沙市组至荆沙组为一个旋回,从荆沙组至荆河镇组为另一旋回,两个旋回均反映了湖水从浅→深(或较深)→浅,地球化学环境从氧化→还原→氧化的过程。在每一旋回中部较深水还原环境中,有利于油气形成。

苏北盆地和南黄海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与江汉盆地有相似之处。自下而上分为古新统的阜宁组,始新统的戴南组、三垛组,缺失渐新统,中新统的盐城组下段和上新统的盐城组上段。其中阜宁组和戴南组下部是较深水湖暗色泥岩沉积,为较好的生油岩系。

中国东部其他以陆相沉积为主的中、小型盆地很多,如东北抚顺盆地、广东茂名盆地、广西百色盆地,都是潮湿温暖的小型盆地。可以抚顺盆地为代表,它是隆起带上的小型断陷盆地,古近系抚顺群主要为湖沼相含褐煤及油页岩的暗色有机岩沉积,厚可达1000m,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和保存于琥珀中的昆虫化石,其时代相当于古新世至始新世。而华南此时还存有一些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的盆地,如南雄盆地(图9-17之⑤),古新统(下为上湖组、上为浓山组)产大量古老哺乳动物化石,始新统(古城组)化石稀少,渐新统及以上地层缺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东临朐(图9-18之③)一带的山旺组,它以具微层硅藻土中盛产丰美的古生物化石而被称为“万卷书”。已发现的化石种类繁多,有十几个门类、200 余种,如蜂蛾、蜘蛛、蜻蜓、鱼、蛙、蝌蚪、蝾螈、蛇、鸟、犀、鹿、貘、猪、鼠以及苔藓、蕨类、裸子、被子等植物化石,无不精美异常,栩栩如生。山旺组的时代属中新世,其沉积环境代表温暖的静水湖泊。

图9-18 中国东部新近系柱状剖面对比图

(据刘本培等,1996)

2.东部海相及含海侵层的古近系和新近系

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水深200 m以内大陆架面积为100多万平方千米。自北而南分布着东海、台湾、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和琼东南等以新生代为主的沉积盆地,环绕大陆呈弧形展布,斜列错开。自古近纪以来其构造发育、沉积模式和海水进退等都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潜没和南海的扩张有着紧密的关系。此带古近系、新近系十分发育,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具有广阔的含油远景。

东海盆地东、西各为坳陷,西部坳陷的古近系主要是陆相含煤沉积,新近系为厚达5000 m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与台湾西部类似,为冒地槽型沉积。东部坳陷与冲绳海槽相接,为新近纪开始的裂陷槽。

北部湾盆地古近纪为陆相沉积,新近纪主要为浅海相沉积。珠江口盆地古新世至中渐新世为河流-湖沼相含煤沉积,晚渐新世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新近纪为浅海相沉积。莺-

图9-19 中国古近纪气候分带和沉积古地理图

(据杜远生等,2007)

Ⅰ.潮湿温暖带;Ⅱ.半潮湿半干旱亚热带;Ⅲ.干旱亚热带;Ⅳ.潮湿亚热带、热带;1.气候带界线;2.浅湖相;3.滨湖相;4.河流冲积扇相;5.海相;6.河湖相;7.剥蚀区;8.深湖相;9.沼泽相(河沼相、湖沼相);10.海陆交互相

地层古生物基础

图9-20 中国新近纪沉积古地理图

(据杜远生等,2007)

1.浅湖相;2.海相;3.海陆交互相;4.神湖相;5.沼泽相;6.滨湖相;7.河流、冲积扇相;8河湖相;9.气候带界线;10.剥蚀区

琼盆地始新统以下未钻遇,最老地层为渐新统。渐新统下部(崖城组)为一套海岸平原沼泽相沉积,上部(陵水组)为海岸平原-半封闭浅海的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局部夹生物灰岩。新近纪从滨浅海相过渡为半深海相沉积。

因此,中国东南部大陆架盆地古近纪古新世至始新世仍以陆相沉积为主,自渐新世或新近纪开始相继为海水淹没,出现海陆交互相、浅海相乃至半深海相沉积。

(四)中国西部的古近系和新近系

西北地区古近系和新近系突出的特点是巨厚的内陆盆地充填,如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及吐鲁番盆地等。这些盆地多按东西向及北西向排列,周缘多被高地和山脉环绕,其中古近系和新近系发育齐全,沉积厚度大,尤其是靠近山前地带,厚度显著增大。沉积物多河湖相及山麓相。

准噶尔盆地古近系由下而上划分为紫泥泉子组、安集海河组和沙湾组。岩性下部为棕红色泥岩夹砂岩、砾岩,上部为灰绿色、褐红色泥岩夹介壳灰岩,富含介形类、轮藻化石及脊椎动物准噶尔巨犀等,紫泥泉子组和沙湾组为河、湖相,安集海河组为浅湖-半深湖相,为良好的生油层,古近系厚250~2400 m。新近系自下而上划分为塔西河组和独山子组。塔西河组为河、湖相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砂岩、介壳灰岩和泥灰岩,有生油能力;独山子组为河流相棕黄色、褐黄色砂质泥岩、砂岩夹砾岩。新近系厚一般为300 ~3000m,最厚可达5000m。这种巨厚的含粗碎屑堆积,是新近纪时由于天山强烈上升、准噶尔盆地南缘强烈下陷而形成的山前类磨拉石堆积。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的发育,同样说明相邻山系上升越来越强烈。昆仑山北部的盆地西南缘下陷尤为明显,古近系为海相泥质灰岩及膏盐沉积,可称喀什海湾,最厚约千米,海侵来自特提斯海域;新近系为陆相粗碎屑沉积,总厚达2400~9400 m。塔里木盆地东缘的库车地区下陷幅度也很大,古近系和新近系总厚达4000~5000 m。但整个盆地由边缘向内部厚度变薄。这种情况与准噶尔盆地相似,是邻近山系上升,山前盆地边缘下陷,差异升降运动愈来愈强烈的结果。西北地区地史发育特征与东部地区有明显差别。盆地与山系相间,山系上升与盆地下降的差异升降运动虽然在整个古近纪和新近纪均存在,但在新近纪最为强烈,并有愈加剧之势。盆地内部具不对称构造,盆地边缘因相邻山系强烈上升而形成巨厚的磨拉石式粗碎屑堆积。大部分盆地(除准噶尔盆地外)处于干旱气候条件下,普遍发育有蒸发岩。整个古近纪和新近纪缺乏火山喷发岩,除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古近纪遭受海侵外,都是内陆沉积盆地。

(五)西藏的海相古近系和新近系

喜马拉雅北坡西藏境内,古近系、新近系分布零星,发育不全,海相沉积见于定日、岗巴一带,称宗浦组及遮普惹组。宗浦组整合于白垩系之上,主要为深灰色灰岩,上部夹有灰绿色页岩,含有孔虫Miscellanea (崎壳虫),厚400余米,其时代属古新世-中始新世;宗浦组之上为遮普惹组,由灰黑色钙质页岩、泥灰岩、灰岩及石英砂岩组成,含有孔虫 Orpitclites (圆板虫)、Nummulites (货币虫)等,厚1000 多米,属中始新世晚期。始新世晚期发生喜马拉雅运动,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俯冲于亚洲大陆板块之下,使喜马拉雅褶皱成山。在雅鲁藏布江俯冲带上形成长条分布的蛇绿岩套及混杂堆积,其中有许多来自不同层位的岩块,由于两个大陆板块硅铝层的叠覆,使西藏高原成为硅铝层地壳最厚的地区。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德让宗至阿帕龙一线以南(西藏境内)新近系较为发育,为巨厚的砾岩与泥岩,厚1000m,属山前磨拉石堆积,相当于尼泊尔的锡瓦利克群。

二、第四系划分与对比

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纪,开始时间为距今2.60Ma。是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出现时代。第四纪我国海陆分布的轮廓基本形成,大陆内部山川展布的格局已具雏形。但受青藏高原迅速崛起和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及西北、东南季风的影响,第四纪时期发育了多种多样的沉积类型。即第四系的分布和岩性特征与地质构造、地貌和气候类型关系极为密切。陆地面积广大,地形高差巨大,冰川活动广泛,气候分带明显,沉积类型复杂多样,沉积物多没有固结成岩。

(一)华北的第四系

图9-21 宝鸡市白家底黄土地层剖面图

(据陕西省区调队资料改编)

1.马兰黄土;2.离石黄土上部;3.离石黄土下部;4.午城黄土;5.埋藏土壤;6.黄土状粉砂土;7.砂砾石;8.新近系砂质黏土

图9-22 北京人化石产地剖面

(据贾兰坡)

1.角砾岩;2.灰烬;3.石灰华;4.砂;5.红色土;6.泥砂;7.砾岩;8.石灰岩;9.分层编号

华北地区的第四系研究较早,地层划分也比较明确,第四系下部以河湖相沙、泥质沉积为主,上部黄土堆积比较广泛(图9-21);一些地区还发育洞穴堆积(图9-22)和冰碛层。根据沉积物特征、哺乳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淡水无脊椎动物化石、微体古生物化石、古地磁年龄和不整合面等多方面的研究,华北第四系可划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1.下更新统

主要是河流湖泊沉积物,分布比较广泛,典型剖面是河北省西北部阳原县的泥河湾组,主要由砾石层、沙层和泥灰岩层组成。产长鼻三趾马-三门马动物群,化石群中还有犀牛、象、鹿等哺乳动物化石,厚约150m,反映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泥河湾组之下有一棕红色黏土层夹砾石层,含巨大漂砾,厚30m,是一层冰碛砾泥,不整合在侏罗系凝灰岩之上,这套冰碛碳砾泥形成的时代称作红崖冰期。据同位素年代测定,泥河湾组距今310万~152万年,属早更新世。早更新世末期,华北上升,遭受侵蚀,地史上称“湟水期上升”,形成下、中更新统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2.中更新统

中更新统包括洞穴堆积(图9-22)、红土堆积、黄土堆积(老黄土,即午城黄土和离石黄土)(图9-21)、河流、湖泊沉积。周口店组主要由角砾石层、沙砾石层、石灰华和红色黏土组成,反映湿热气候环境,产北京猿人化石和周口店动物群化石。周口店组沉积初期,气候比较寒冷,产洞熊、披毛犀等耐寒动物化石;后期,气候温暖,产纳玛象、梅氏鹿和水牛等动物化石。周口店组之下有一棕红色、褐黄色泥、沙、砾石层,称龙骨山冰碛层,时代属中更新世中期,称龙骨山冰期。中更新世早期,北京西山发育管坨岭冰碛层,冰碛物以巨大砾石为主;陕西蓝田县发育公王岭冰碛层,主要由红色泥砾组成。中更新世早期冰碛层之上有黄土沉积,称午城黄土;陕西蓝田的这套黄土层称泄湖组,产蓝田猿人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蓝田猿人化石的古地磁年龄是98万年,属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壳上升遭受侵蚀,地史上称“清水期上升”,形成中、上更新统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3.上更新统

以河流、湖泊相沉积、黄土沉积为主,典型的地层剖面是山西襄汾丁村组和黄土高原上的马兰黄土(新黄土)沉积,主要由灰黄色黄土组成。丁村组由黄土和山间盆地河流、湖泊相砾、沙、粉沙组成,产丁村人化石与河套大角鹿等动物化石。丁村组之上覆盖着分布广泛的马兰黄土。马兰黄土在秦岭以北整个中国北部地区几乎都有分布,面积可达440000km2。马兰黄土还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厚数米到数十米,最厚可达百米。典型的马兰黄土以粉沙为主。粒度均一,不含沙、砾,没有层理。一般认为,马兰黄土是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风成沉积物。与马兰黄土层位相当的地层,还有内蒙古湖泊相沉积层萨拉乌苏组,产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包括大角鹿、披毛犀等。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组是一套洞穴堆积,产山顶洞猿人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据14 C同位素年代测定,距今18865 ± 420a,属晚更新世。北京西山潭柘寺发育晚更新世早期的冰碛层,主要由棕黄色泥、砾组成,其时代被称作潭柘寺冰期。

在渤海沿岸地区,下、中、上更新统地层中夹有海相灰岩,分别代表渤海期海进、兴海期海进和沧州期海进。晚更新世末期,华北再次上升,遭受侵蚀,形成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之间的不整合,称“板桥期上升”。

4.全新统

华北全新统地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和山间盆地中,由河流冲积沙、砾石层和次生黄土组成。

(二)华南的第四系

华南第四系以红土、砾石、洞穴堆积为主,冰川沉积物也有相当广泛的分布。下、中更新统的红土以残积为主,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部分残积红土经搬运、沉积,形成河流、湖泊相沉积物。我国第四纪冰川作用是1939年李四光在庐山发现的(表9-2)。在庐山及其周围地区可以看到三期冰碛砾、泥。下层冰碛砾泥呈深绛色,半固结状,较坚硬,直接覆盖在基岩之上;中层冰积砾泥分布最广,较疏松,前缘常有红色黏土,与上覆冰碛砾泥间有风化间断面,红土化现象明显。最上冰碛层主要由漂砾组成,分布零星,剖面中没有见到(图9-23)。

图9-23 庐山戚家矶剖面

(据李四光)

a.灰岩砾石层;b.虫状黏土加杂漂砾;c.无虫状的红黏土,加杂光圆石子和漂砾;d.沙子夹层;e.黑色黏土。c、b之间不规则黑线表示一定程度的红壤化的风化面

庐山剖面中李四光将第一冰期称为鄱阳冰期,在鄱阳冰期泥砾形成之后,显然遭受了强烈的湿热化作用(呈深绛色),代表间冰期温湿气候环境下的产物。第二冰期称为大姑冰期,在泥砾形成之后,又曾发生第二间冰期的湿热化作用,但程度比第一间冰期为弱(呈赭色)。最后的冰期称庐山冰期,庐山冰期的冰成堆积限于高山地带,甚松散,为黄色砾泥。

除冰川堆积以外,在长江下游宁镇山脉地区,下更新统雨花台组主要是砾石及沙层。中上更新统下蜀组为红色黏土沉积。

(三)西部新、青、藏地区的第四系

1.新疆的第四系

中国西北,天山南北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山麓附近发育巨厚的砾砂堆积,盆地中心则为湖积层和冲积层。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下更新统称西域砾岩,为黑色块状砾岩,厚1000~1500m,其上不整合覆盖中更新统冲、洪积相乌苏群及上更新统洪积相新疆群,再上则是现代风成沙及现代冲积、湖积。天山北麓下更新统西域组为灰色砾岩层,夹砂岩及砂质泥岩透镜体,下部往往为砂质泥岩,与下伏上新世地层多为整合接触,局部为不整合接触,含三门马化石;中更新统乌苏组为洪积砾砂层,沿河流两侧为组成阶地的冲积砾石层,下部钙质胶结较为致密,其上覆盖黄土层;全新统为近代冲积及黄土堆积。天山地区除早更新世冰期目前尚未确证外,现已证实一般有三次冰期,分别大致相当于大姑、庐山、大理冰期。黄土发育于天山北麓和昆仑山北坡,前者分布于800 ~1600m的高度,厚10~30m,后者分布于2000~4000m的高度,厚30~50m。

2.柴达木盆地

下更新统底部可能有冰碛及冰水沉积,其上至中更新统为冲积、湖积层,在盆地边缘为砂砾石层,厚280m。盆地中心为粉砂岩、砂岩,厚度大于400m,含剑齿象、马、野牛等脊椎动物化石。上更新统下部为黄绿色含卵泥砾的冰碛及冰水沉积层,上部为洪积砾石层、湖相砂质黏土及石膏层,厚十米到百余米。全新统为风成砂及冲积、湖积层,有盐类、石膏沉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