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村任务(Self-build Village Project)是一种由中国政府实行的农村建设和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鼓励农民自己建造房屋,改良农村生活条件,增进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民可以享遭到更好的住房条件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

自建村庄-自建村任务

具体来讲,自建村任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提供资金支持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帮助农民购买建筑材料和技术装备;

2、 建立基础设施政府投资建设农村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3、 组织农民进行技能,提高他们的建筑技能和管理能力;

4、 项目管理政府负责项目的计划、设计、建设和监督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自建村任务不但能够改良农民的生活环境,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塘沥村的发展历程

塘沥村委会所辖各村自建村以来已有350年至400年历史。建国前,在封建制度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塘沥村一直是个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的小山村。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完成了农村的民主革命任务;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伟大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其后,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塘沥村跟全国许多地方一样,曾有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和困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朝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大道,实现由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飞跃,逐步建设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小城镇,一个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

在这三四百年的历史沧桑中,塘沥人为求生存和发展,在艰难创业的道路上,留下了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历史足迹。

塘沥各村的本籍村民,都是客家人,在明末清初,塘沥人的祖先从我国中原地区几经战乱逃荒,先后辗转来到塘沥村落户定居。他们原在北方历经频繁战乱、家园沦丧、迁徙流亡的艰辛;到了南方又饱受贫瘠山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以求生存和发展的磨炼。在这历史长河中,基因的遗传,村民的相互影响,社会环境的驱动促进,代代传承,形成了这个地区的客家人高尚的民风和气质。表现为“特别能爱乡爱国,特别能吃苦耐劳,特别能拼搏进取”。这样的民风和气质,造就了一批批参加革命、勇赴国难的仁人志士和革命烈士,让家乡赢得了“革命老区村庄”的荣誉;一批批不畏艰险、远涉重洋去谋生的华侨,让家乡有了“侨乡”之美称;一批批出外求学、勤奋读书、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小山村的塘沥人,足迹遍布四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

塘沥村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有4000人以上,相当于本村常住人口的两倍多。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至民国初年,就有一批批青壮年飘洋过海到南洋和南美洲等地谋生。他们在海外克勤克俭,顽强拼搏,创造了巨大业绩。他们身在异邦,心怀祖国。在国内经济困难年代,他们送钱送物接济乡里的眷属和亲友;在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或积极投资办企业,或牵线搭桥引进外资办企业,或慷慨解囊兴办家乡社会福利事业。家乡人民对侨胞、港澳台同胞的巨大贡献引以为骄傲和自豪。

留守乡土的塘沥人,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也以其爱乡爱国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的实践创造了足以告慰海外侨胞,无愧于后代子孙的业绩和荣誉。

在那“长夜难明”的年代,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日本侵略军的残暴罪行,并没有征服塘沥人民,反而激起塘沥人民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艰苦战斗。当年,塘沥的端风学校成为凤岗一带推动革命斗争的政治中心。自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先后有中共地下党员梁金生、张里夫、张如、张德生等以及东江纵队的负责同志王作尧、杨康华、蔡子培、何通、张军、张汉良等在这里开展“反蒋抗日”的革命活动,启发和吸收了塘沥村一批青年投身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去,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倒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作出牺牲和贡献。特别是芦竹田村的张官球,他与黄友等抗日英雄一起血洒老虎山,成为塘沥人永远怀念的革命烈士。

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塘沥人没有辜负“革命老区村庄”的荣誉,一直紧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的前列。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楼厦村首先建立起塘埔乡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当年东莞县五个试点社之一。楼厦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互助合作运动的一面旗帜,激励着塘埔乡各村在1953年至1956年的两三年内就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巨大转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把农村经济纳入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为塘沥人开拓了勤劳致富的广阔天地。塘沥人既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又有搞市场经济的历史传统,塘沥圩在20世纪上半叶曾经是繁荣的圩市,称得上凤岗一带的经济中心,因而塘沥人不乏搞市场经济的热烈追求和聪明才智。塘沥村委会、村小组两级干部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机遇和“侨乡”的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办厂,带领群众朝着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突飞猛进。农田建厂工业化,农民洗脚上田市民化,至2004年底,塘沥村委会辖区内有大小工厂企业70多家,大小商店500多间,初具工业化、城市化规模,其经济效益在东莞市中居于先进行列。

2002年至2004年,东莞市政府对全市570个村委会两级经济集体收入总额进行评比,塘沥村委会2002年排第100名,2003年排第86名,2004年排第83名。

2004年,塘沥村委会人均生产总值是14798元,已超过一般的小康水平。到处旧貌变新颜。村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塘沥人具有“重视,培养人才”的传统。继清朝中期各村办私塾之后,清朝光绪年间(1880年前后)在塘沥圩创建了端风书室,后为端风书院,民国二年(1913年)扩建为端风学校。这是当年凤岗一带第一所完全小学,颇负盛名。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学生来源已超出塘沥八乡,近的有浸校塘,远至清溪的湖笃尾、宝安的鳌湖、布吉及龙岗的廻龙埔等地都有学生前来就读。加上三四十年代,中共地下组织又以端风学校为活动据点,使当年的塘沥圩不仅是凤岗 一带的经济中心,而且是政治文化中心。

20世纪90年代,端风学校建成新校舍,充实了现代化教学设备,于1995年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是凤岗镇第一所、全市第三所农村小学有此荣誉称号。塘沥村地灵人杰,无论是侨居外洋的塘沥人,还是留守故里的塘沥人,都不断涌现杰出人才。称雄棋坛几十年的特级象棋大师杨官璘,凤凰围美籍华裔核能科学家张斯伦,油甘埔村苏里南总统顾问张丰年,他们少年时代都曾就读于端风学校。是端风良好的栽培、塘沥高尚民风的熏陶,为他们奠定了闯荡世界、成名成家的人生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塘沥村委会既抓紧经济领域的物质文明建设,也抓紧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获得了“先进党支部”、“文明村”、“村民自治示范村”、“计划生育合格村”、“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的车轮在不停地运转。回顾过去,塘沥人满怀着骄傲与自豪;瞻望未来,塘沥人洋溢着自信与自强的豪情壮志。他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共产党指引的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向前进,塘沥人一定能够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